

一是加强宣传,完善了农资打假网络。该局采取墙报、传单、宣传车等形式多方位宣传农资打假政策法规,宣传红盾护农意义,宣传工商部门整治重点,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真正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对大案要案、典型事例进行跟踪报道,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资打假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领导,规范整顿。该局成立农资打假小组,开通举报热线。同时组织人员围绕种子、农药、化肥、农膜、农机等重点农资产品,与其他相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农资打假集中行动,查处造假行为、取缔造假窝点,严厉打击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围绕农民投诉多、反映强烈的大案要案,帮助农民索赔维权。
三是完善农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督促农资经营者建立健全进销货台账、进销货发票,农资商品质量信誉卡、农资商品质量责任书等“两账两票、一卡一书”制度。
四是加强“户口”管理,严把市场准入关。该局严查农资市场和农资经营资格,严把农资市场主体准入关,规范农资经营渠道。对辖区内所有农资经营主体进行清理,对不具备经营条件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取消其经营资格。重点清理整顿政企不分、乱挂钩、乱挂靠的农资经营企业和无证照经营农资行为。
五是加强监管,定期不定期开展农资产品质量检查。该局在春耕农资购销旺季,开展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依法及时公布抽查结果。积极推行农资例行监测和定向监测,建立农资质量监测点,实行动态监管,建立完善农资质量预警机制。
六是建立和完善日常监管制度。工商干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加大巡查力度,实行对农资经营者定期走访、检查制度,进一步完善农资商品准入制度、农资经营质量承诺制度,市场巡查、市场预警、不合格农资商品退市等行之有效的市场监管制度,促进农资市场的规范管理,建立和完善“红盾护农”的长效监管机制,不断提高农资市场监管执法效能。广泛深入地开展行政指导,积极引导企业和经营者建立健全自律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提倡在农资经销领域实行上门索赔,从源头上治理和规范农资经营行为。通过宣传教育,帮助农民群众增强识假辨假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他们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农资商品。(奉节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