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导航
永川工商局采取措施强力推进岗位大练兵活动 永川工商局重庆一元注册公司采取措施强力推进岗位大练兵活动
发布时间:2005年8月26日  信息来源:http://www.cqgs12315.cn/cms/html/20058261654381515.shtml

     去年以来,重庆市工商局永川区分局制定了《工商所属地化监管工作制度》、《工商所属地化监管重点行业涉及业务一览表》、《属地化监管经济户口卡》、《工商所行政指导工作制度》等制度,汇篇成册形成《工商所属地化监管工作规范》、《工商所属地化监管工作手册》、《工商行政管理指导工作手册》“一规范、两手册”三本书,明确了属地化监管各环节的职责、目标和要求,细化到每个岗位,形成统一规范、实际操作性强的工商所属地化监管工作体系,使工商业务流程有章可循,衔接紧密,运程流畅、责任明确,在工商转型工作中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特色之路。

     一、科学划分监管巡查对象。在监管对象上,以市场主体信用状况、行业风险、市场类别、商品性质等为基础,融登记、监管、商标广告、消费维权、合同监管等业务监管为一体,归纳适用法律法规监管条款,梳理分类监管主体类别,将监管对象细分为高危行业类、特殊商品类、重点商品类等11个行业类板块,同时将主体监管、不正当竞争、合同、商标、广告、市场、中介、消保等工商业务职能按照重点监管和一般监管细化到11个行业类板块上,制成了含有行业类别、涉及对象和监管内容的《工商所属地化监管重点行业涉及业务一览表》,便于基层工商所监管巡查干部一目了然地了解监管对象是什么类型,增强操作性与针对性。在实际操作中,每个监管巡查干部都做到人手一册《工作规范》,熟记其中的重要章节,按照规定的11个行业板块的重点监管内容和一般监管内容进行分类巡查监管,针对不同类别对象的特点,实行差别化的监管措施,对重点监管内容、重点行业实行零距离或近距离监管,对一般监管内容、一般行业实行中距离或远距离监管,全面掌握片区内每个行业每户经营主体的数量、规模、行业特点、分布情况及经营状况,做到经济户口清、主体状态明,并建立起属地化监管台帐,适时采集真实有用的户口信息及时用计算机输入数据库,将市场巡查中获取的信息资源成为监管的信息集散地,再将信息转变为监管的信号指引执法方向,构建起任务明晰、工作细化、要求具体、责任到人、监管到位的辖区立体综合动态监管体系。

     二、科学划片合理设置岗位。在整体结构上,重点推行了以胜利所为试点的城区模式、以城南所为试点的城乡结合模式和以三教、双石所为试点的农村工商所模式。这三种工商所监管模式各有特色,各有侧重。城区模式主要将工商所人员划分为“四组一队”,即服务发展组、消保维权组、属地化监管组、督促指导组、经济检查队。城乡结合模式主要将工商所人员划分“三组一队”,即为服务发展组、属地监管组、维权执法队、综合督察组。农村工商所模式主要将工商所人员划分为“两组一队”,即服务发展组、属地监管组、维权执法队。每个组的工作重心与侧重点不尽相同,通过制定属地化监管工作职责规定对每个组、每个岗位、每个人的工作内容、程序标准等整合分解,并将辖区划分为198个片区,每个单元确定相应的监管人员和责任人,进行科学划片、划段到人、定岗定责,建立起所长、巡查组长、巡查员三级监管责任模式,构建起基层工商所大部分人力资源充实到第一线责任区、强化所长靠前指挥的基层扁平化组织机构。

     三、细化属地化监管流程。在业务流程方面,建立了内部工作交接流程、12315工作流程、案件查处工作流程、属地化监管工作流程、注册登记工作流程、专项整治工作流程,建立起属地监管干部、属地监管组长、所长的工作任务目标和业务流程。在工作流程方面,分行业类别制定印发了7种属地巡查监管表格,把主体资格监管、商标广告监管、消保监管、合同监管等业务职能罗列其中,并全面推行属地化监管经济户口卡,每次监管巡查后必须填写《属地化监管巡查表》,发现问题时必须填写《巡查移交单》,并制定实施了属地化监管巡查工作周计划,定期召开周会、周总结制度,每周由工商所自主组织一次属地化监管工作会议,点评与总结每周监管情况、成效,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在互动管理方面,制定出台了《工商所各职能组之间业务交接办法》,明确规定了各职能组之间业务交办的具体内容和工作交接程序,载明交接的具体事项、交接材料、交接时间、交接人员认为应当记录的事项,做到分工明确、协调配合、运转顺畅,对巡查区域内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巡查区域内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重大案件,及时上报立案查处,做到经营行为能及时规范,违法行为能及时发现,轻微问题能及时处置,重点问题能及时报告查处,最大限度消除监管缺位的问题。

     四、优化属地化监管督导考核机制。重点围绕属地化监管重点职能工作量化考核标准,做到依法定岗、依责定标、依标考核、依绩奖惩,实现由“收费论英雄”转向服务质量、监管效果、维权效能和社会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定奖惩。在考核标准上,制定出台了工商所属地化监管绩效考核办法、工商所属地监管组长工作考核办法、工商所干部职工岗位职责考核办法,对基层人员岗位统一考核标准,将单纯的量化考核改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量化与评议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核,由原来单一的目标管理责任考核,扩大为根据岗位担当的德能勤绩综合评价,适当结合民主测评。在考核指标上,针对不同岗位设置了不同的考核标准,每个岗位实行100分制考评认定制度,对管理发展岗位设立了18个考核指标,对属地化监管岗位设立了27个考核指标,对消保维权岗位设立了14个考核指标,对经济检查岗位设立了18个考核指标,对督查指导岗位分别设立了9个所长、2个副所长考核指标,特别用专门的文件印发了工商所属地监管组长工作考核办法,对属地监管组长的岗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了100分制考核制,细化成了17项考核指标。对每个岗位的每个考核指标进行了量化、细化,明确提出了违法行为类型发现率、违法行为处理率、行政指导率、无照经营率、亮照率、年检验照率的考核新指标,并对每项指标都设立了相应的分值。在考核方式上,把属地监管工作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将每个岗位的考核指标细化后开发属地化监管网络考核评价软件,以平时工作实绩考核为主,采取软件测评的客观方式,坚持定期检查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以检查促工作,以考核促成效。在考核频率上,改为“月评季考年总结”,突出阶段性和重点工作,如每月对属地监管组长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讲评,每季度对属地监管组长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绩效进行一次考核评分,年底进行全面的综合考核评价。在考核督导上,建立了从上到下梯级的督察机构,对各基层工商所进行不间断督查,组织交叉检查和专项检查及征求监管服务对象、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等方式,新创建电话考证方法,按比例抽查监管巡查人员到岗情况、市场管理情况、发现监管问题处理情况、微机录入情况及干部培训情况、执行上级要求情况等。

     通过属地化监管模式的推行,全系统特别是各工商所干部职工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在消保维权、商标注册、个私经济发展、经济户口管理、经检执法办案等各项指标均较以前有大幅度提高,监管执法更加到位。目前,巡查监管人员实施各类巡查监管39234次,检查各类食品质量10532户次,办理各种当场处罚案件1014件,现场撤除违法户外广告97块,进行食品快速抽检890组,受理消费者投诉、咨询2500人次,解决消费者申(投)诉、举报共计 161 件,满意率为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83万元。

友情链接: 自助添加
帅博工商客服三
帅博工商客服一
02363653351
13320337068
133680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