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积极实施广告和品牌战略,全力打造“品牌潼南”。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潼南企业产品的无形资产值和市场占有率。重点培育氮肥、电熔砖、机制纸及纸板、汽摩农机配件、无公害干鲜系列蔬菜等五大产品品牌,争创市级和国家级名牌产品。
二是提升“潼南采购会”知名度。将“潼南采购会”打造成为既是潼南企业展示风采的舞台,又是工商整合、放大、优化企业资源的平台。依托潼南采购会,广泛连接市县内外客商,以此获得助推经济发展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三是积极开展“走近三农”行动,结合潼南县大农村、大农业的经济现状,深化“双百千”帮扶工程。即工商部门必须每年帮扶100家经营困难的个体商户,联系100家企业,为企业个体户做1000件实事好事或提建议意见。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继续实行农村经纪人免费培训制度,降低其市场准入门槛,积极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
四是建立经济违章违法预防机制,改善行政执法。首先是积极开展工商行政指导,使工商工作职能从权力本位为主向责任本位为主的转变。按照“立足职能、全面导入、因事制宜、和谐监管”的基本要求,适时灵活地采取符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方法,引导管理对象从事合法经营行为。同时,在监管执法领域导入查处违法预警制。对于一般违章违法行为坚持事前预警告诫、事中纠正制止、事后教育规范,通过解释、感化、说服、规劝、劝阻、警示等方式,指导行政相对人自行纠正或杜绝违法行为,营造监管执法与守法经营的和谐共处氛围。(潼南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