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四季度,重庆市工商局12315指挥调度中心共受理消费者咨询申(投)诉举报34811个,其中咨询31660个,申诉1986个,举报1165个。通过“12315”专线电话呼入的共计34770个,占受理总量的99.88%,其他方式受理的41件。
一、咨询申诉举报基本情况
咨询共31660个,占接电总量的90.95%。主要反映通讯产品“三包”规定及售后服务问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电信运营商促销活动、公共设施、家电维修和居民服务行业的质量、价格、发票问题;日用百货商品的质量等问题;
申诉共1986件,占接电话总量的5.73%。其中商品类1660件,占申诉量的83.59%,居前五位的分别是家用电子电器类663件(主要是通讯器材、电冰箱、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日用百货类428件(主要是家具、化妆品、服装、鞋类)、建材类202件(主要是门、装饰材料、日用五金)、烟酒饮料食品类103件(主要是猪肉质量、饮料、面类及其制品)、房屋、金银手饰、珠宝等商品类147件。服务类326件,占申诉量的16.41%,居前五位的分别是居民服务80件、修理服务58件、公共设施服务48件,文化娱乐服务42件、装饰装修服务31件。
举报共1165件,占接电话总量的3.32%。居前四位的分别是无照经营391件,制售假冒伪劣产品228件,产品质量问题202件,超越经营范围20件,共占举报总量的72.19%。其中无照经营主要涉及网吧、餐饮、加工厂等行业。
二、反映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家用电子电器仍是申诉的主要对象,共有663件,占申诉总量的33.38%。其中移动电话机、固定电话机共334件,电视机、洗衣机共107件,计算机及配套设备56件,主要反映质量和售后服务及“三包”履约等问题。
(二)有关节日促销的申诉举报有46件。主要反映商家促销打折中,以有奖销售或免费赠送等形式,销售伪劣假冒商品,欺骗和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某珠宝有限公司在重庆主城区开展钻石、珠宝促销活动,销售假冒铂金手饰,侵害消费者利益。如2006年12月20日该公司被消费者举报,市局12315中心受理后迅速下转渝北分局调查处理,龙溪工商所已责令该公司停止展销活动,暂扣所售商品,待进一步调查后处理。
(三)SK-II化妆品被国家质检总局曝光含有重金属致癌物质后,受理SK-II方面的申诉9件,销售方已基本作了退货处理。(信息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