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渝中区工商分局按照国家工商总局、重庆市工商局的统一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市局“1356”工作思路,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综合治理”的原则,结合渝中区实际,以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为重点,以打造诚信经营、放心消费、安全卫生的食品市场环境为目标,从制度创新、措施创新、工作创新、职能拓展、探索长效监管机制等方面入手,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举全局之力,聚全局之智,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促进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食品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四个到位”
渝中区工商分局在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基础上,做到认识、经费、任务、责任“四到位”。一是认识到位。每年定期召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召开科所长会、干部职工会传达布置,使大家自觉投身到食品专项整治工作中;二是经费到位。在全局经费紧缺的情况下,每年花去数十万元用于食品安全监管,并逐年递增;三是任务到位。将任务分解量化到各科室、工商所和监管人员,定期进行效能考核;四是责任、督察到位。在实行职能科室监督检查指导责任制、工商所属地监管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逐级签定责任书的基础上,实行局领导包工商所、工商所包片区、工商干部包市场、超市、经营户的“三级承包责任制”。
二、认真开展专项整治,强化后续处理
一是开展乳制品市场整治。该局严格监督乳制品经营者切实履行两项制度,督促经营者建立健全和执行质量管理制度、不合格乳制品退市制度、质量承诺制度等自律制度,严把乳制品质量市场准入关,共检查经营者4259户次,监督22家企业下架和停止销售含三聚氰胺婴幼儿配方奶粉8573公斤,召回消费者手中涉嫌三聚氰胺奶粉3836公斤,退消费者购货款90779元,切实维护乳制品市场消费安全。
二是开展废弃食用油脂专项整治。该局按照重庆市工商局统一部署,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协调相关成员单位,整合执法资源,履行本部门职责,进一步完善食用油脂经营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督促销售者严格执行食用油脂的索证索票制度,完善购销台帐,加强了对上市食用油脂的质量监管,加大了对经营劣质食用油脂和无照经营企业的查处力度。
三是开展娱乐场所专项整治。重点检查了娱乐场所证照是否齐全、所销售休闲食品、红酒、洋酒进货渠道与标识是否正规、有无过期食品,规范建立两项制度,并建立了工商所对娱乐场所酒类、食品的日常快速检测制度。通过以食品安全为切入点,建立食品安全放心消费诚信经营娱乐场所,打造重庆“中央娱乐区”。
通过一系列专项整治,该局强化对食品违法行为的查处,狠抓大要案查办及违反《特别规定》的处罚力度。2008年,该局查获假冒贵州茅台酒(530)120瓶;与公安机关配合,查获一起无照经营白酒大案,共查扣“龙头马” 系列白酒2097件共14916瓶,市场价值高达50万元;对不能提供有效票、证,按照《特别规定》处罚3起,增强震慑力,推动了专项整治工作有效开展。
三、有的防矢抓监测,确保食品安全
渝中区工商分局在开展一系列红盾集中整治行动及联合行动的基础上,扎实抓好食品定向监测,注重市场调查,着重加大力度开展食品不定向监测工作。2008年该局共抽检商品1773组,其中食品类889组,占全年完成量的一半以上。同时,以市场(超市)检测为切入点,构建了包括市场(超市)检测点、分局快速检测车、工商所食品快速检测箱在内的“三位一体”的食品快速检测体系。按照不低于上年30%递增比例为各工商所下达食品快速检测任务,不断增配食品快速检测试剂,扩大食品快速检测种类,目前能够进行快速检测的项目达到32类。在指导市场、超市建立蔬菜检测室的同时,增设了食品检测室,增加了食品检测项目,加强督促指导,防止走过场。
四、完善监管机制,强化行政指导
从完善监管机制入手,上下齐心,引导企业、发动群众,形成合力抓整治。一是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先后制定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制度等30个监管制度,引导和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等8项自律制度,使食品整治有章可循。二是完善日常巡查监管机制。工商所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进行全面巡查,重点检查食品准入、不合格食品退市、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等情况。三是建立局所上下联动机制。分局负责制定食品整治计划,按月组织实施,工商所具体参与。工商所在日常监管中发现可疑食品及时上报,分局协调有关单位及时检测,并通报相关工商所组织检查和处罚。四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与质监、卫生、食药等部门的配合,尤其是坚持与卫生部门联动开展食品快速检测,与街道、卫生联系解决无证无照问题。五是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在各社区聘请了128名食品信息员、32名食品协管员,在51个超市、市场,79个社区居委会设立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联络点,在全区51个市场、超市制作、张贴了流通领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三位一体”长效机制网络图,接受广大消费者监督,建立群防群治网络机制。六是狠抓经营企业自律机制。通过多次召开市场、超市负责人会议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使业主们由被动监管变为主动监管,自觉建立完善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实践证明,抓住了业主自律,也就抓住了牛鼻子,就能带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
通过全局上下努力,形成了人人参与和关心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全区51个市场、超市,100%建立了进货索证索票制度;4944户食品经营户100%建立了进货台账制度,彻底解决了街道和社区小食杂店、小摊点无照经营的问题。但是,食品安全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该局将认真总结经验,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克服存在的问题,不断开拓创新,更加扎实有效地工作,使渝中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渝中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