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打造“平安重庆” 建设,潼南局针对农村流动商贩多、食品市场监管存有死角的问题,实行了小型食品业户一户多档、食品从业人员实名登记、熟食制品证明登记和裸装食品标牌公示4项制度,从源头上构建食品安全网:
一是小型食品业户一户多档制。就是要求食品经营者对不同的食品供货商分别建档,在每名供货商档案里存放食品经营者与供货商签订的供货合同、供货商合法主体资格证明、食品质量证明以及进货发票和有效单据。为统一规范一户多档制度,该局组织人员进店入户,从货物摆放、标签填写、合同签订,到进货注意事项、发现涉嫌假劣食品如何处理等方面,手把手帮助经营户完善档案内容。目前,全县一户多档的食品经营户己达800余户,占总户数的92%。二是食品从业人员实名登记制。要求食品经营业主和聘用人员在经营活动中都要佩戴表明个人真实姓名和身份的胸牌,自觉接受消费者监督。从业人员毕须讲究个人卫生,做到仪表端庄、穿戴整洁,掌握基本食品安全知识。截至目前,辖区农村有151户食品经营户的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实行了实名登记经营。三是熟食制品证明登记制。主要针对农村集市、庙会流动熟食制品经营户。潼南局对农村集市、庙会熟食制品经营户摸清户数、查清位置,将熟食制品经营户的身份情况、经营状态及加工销售食品的详尽内容进行静态登记和动态管理。每逢乡镇或农村大集,工商人员都会携带证明登记表,由经营户现场签字确认,并由所长签字审核,确保登记表准确无误。四是裸装食品标牌公示制。是对食品经营户经营的裸装食品名称、生产(加工)地点、主要原料成份、生产日期、保质期、食用方法、销售者姓名及联糸方式等进行公示。该局统一制作了食品标牌发放给食品经营户,由执法人员监督食品业户对经销的裸装、散装食品标牌进行公示。目前,潼南局己发放标牌3000余个,涉及业户6000余人。(潼南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