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规范经营少。一些地区存在“黑市经纪”和“地下经纪”,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大量存在的“黑市经纪”冲破击了合法的经纪活动。主要集中在建筑经纪、生猪收购经纪、煤炭运销经纪、沙石运销和大宗农产品运销经纪。
二是优秀人才少。农村经纪人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特别是多数农村经纪人精明不开明,目光短浅,服务意识差,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纪人的发展。农村经纪人大多是半农、半商,或亦农亦商,有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不到10%,有经纪执业资格的不到5%,在农村经纪人从事农产品经纪的336户中,有12%是源于“袖口侃价”的牲畜经纪人、有60%源于农产品贩运户,业务素质差,对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条文理解不透,应用不准。
三是政府服务少。有些政府部门对农村经纪人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的作用认识不清,没有把经纪业作为一个产业的发展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缺乏对农村经纪人的鼓励扶持政策。有的部门存在不热心、不关心、不扶持现象。
为此万州区工商局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加大打击违法经纪。工商部门在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的同时,要加大打击无照经营、不正当竞争、经纪欺诈等非法经纪活动的力度。有针对性地严格整治无照经营“地下”农村经纪人,取缔无照经纪。二是做好培训工作。要因地制宜,会同农业、税务、司法等部门,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定期培训班和经常性的经纪人经验交流会,对农村经纪人进行市场知识、农业技术、市场经济、法规政策、经营管理、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经纪人队伍整体素质,增强经纪人队伍市场竞争力。三是制定发展规划。要根据区域内产业情况,农产品生产销售情况,分产业、分产品制定好经纪人数量发展规划、带户能力规划、为农民实现收入规划等,制定《培育和规范发展农村经纪人的实施方案》,指导经纪人队伍的健康发展。 (万州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