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围绕农资市场,深入推进红盾护农工程。一是依托电子经济户口,掌握全区农资经营主体基本情况,坚持季度核查、更新制度,落实“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二是依托信用分类监管,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市场、重点品种、重点地区、重点季节开展日常整治,即开展以农资批发市场为重点,以两杂种子、农药、化肥等品种为重点,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以每年底为种子、春夏交替为化肥、夏季为农药的日常整治;三是依托农资产品质量专项监测,按重点季节分别开展两杂种子、农药、化肥的抽检和留样备查工作,确保农资商品质量。
二、围绕专业市场,大力实施精品强牌工程。按照“立足一个资源优势,围绕一个产业链条,抓好一个专业市场,带动一片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继续抓好对铠恩国际家居名都、闲置设备等专业市场的重点培育、引导和帮助。通过运用行政指导职能,推行全方位、零距离的服务措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交易活力,促进市场上规模、上档次,带动周围产业经济发展。同时在“五方十泉”的建设工作中,突出抓好南温泉、东温泉和桥口坝温泉的旅游景区监管,实现建设与规范同步,着力将温泉景区打造成安全消费、放心消费的休闲度假旅游基地,进一步发展繁荣第三产业,推动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围绕粮食市场,认真抓好“三放三重”工程。立足小城镇大农村的区情实际,找准工作重点,积极推行“三放三重”:一是放松一般粮食经营户的准入条件,重点对粮食收购企业进行资格核审,确认证照齐全才能允许从事收购活动。二是放松对一般粮食交易行为的监管,重点打击短斤少两、掺杂使假、强买强买、囤积估价等损害农民和消费者权益行为,对违法经营屡教不改的,坚决清除出市场。三是放松对一般粮食商品的监管,重点对陈化粮实施全程监控,严格陈化粮购买资格的审查,对本辖区购买陈化粮的企业实行全程跟踪,防止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倒卖陈化粮的违法行为。
四、围绕禽类市场,积极构建放心消费工程。坚持执政为民宗旨,进一步加强市场巡查,强化上市猪肉“两章一证”检查制度,严厉打击私宰乱屠行为,坚决阻止白板肉、病死猪肉上市。严格落实上市家禽佩带脚环、翅标机制。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及时报告各类疫病,进一步完善市场防控疫病和其他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预案,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巴南局供稿)